中国正式成为安共体观察员国 美国关门中国开门? | 文学城

Source

据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9月30日,第31次安第斯共同体(安共体)外长理事会例行会议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举行。会议表决一致通过决议,正式接纳中国为该组织观察员国。

香港《南华早报》10月6日援引分析人士报道指出,自1999年中国与安共体达成建立磋商机制协议以来,双方一直保持接触。如今,随着中国正式成为安共体观察员国,此举将有助于中国加强在该地区的战略立足点,并推动从人工智能(AI)到电动汽车等产业的发展。

“中国无疑正在利用特朗普政府激进的关税政策。就在这些(拉丁美洲)国家希望向全球市场出口更多产品之际,特朗普政府却在不断提高贸易壁垒。”有专家指出,美国近期的政策,包括关税政策,正好印证了中国所说的——中国是更可靠、更稳定的伙伴,而美国并非真正关心其他国家的利益。

“换句话说,中国传递的信息是:‘虽然美国正关门歇业,但我们依然敞开大门做生意’。”为客户提供中拉关系咨询服务拉撒路咨询公司(Lazarus Consulting),其创始人利兰·拉撒路(Leland Lazarus,中文名罗力澜)这样形容道。

安共体成立于1969年5月,是拉美地区一个重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总部设在秘鲁首都利马,现有4个正式成员国,分别为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智利和委内瑞拉分别于1976年和2006年退出该组织。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江天骄表示,当前最新进展标志着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关系进入了“新阶段”。他相信,中国作为安共体观察员国的地位,将能够进一步深化与拉美地区的经济和投资联系。

此外,江天骄认为,作为亚洲大型经济体,中国正式加入安共体大家庭,也是“深化全球南方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此举不仅意味着中国与拉美合作的深化,也通过制度化参与区域事务,强化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话语权。”

《南华早报》指出,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全球各国发动关税战之际,作为发展中国家重要一员的中国,则承诺捍卫全球秩序。

江天骄表示,中国加入安共体可以帮助各国“对冲”特朗普全面关税政策的影响,因为各个经济体如今正日益被迫寻求替代市场。

“作为观察员国,中国可以通过区域合作机制为拉美提供更稳定的出口渠道。”在这一背景下,江天骄认为,中方的这一新身份,也可被视为中国与安共体成员国共同传递的信号——“他们相信,加强南南合作,共同维护多边秩序,有助于对冲来自美国的单边施压影响”。

“中国(作为观察员国)的加入,将进一步增强在拉丁美洲和全球南方的影响力网络,为崛起成为全球大国提供制度支持。”江天骄补充道。

拉撒路咨询公司创始人利兰·拉撒路表示,这一事态发展是中国在南美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最新例证,也将为中方“提供另一条途径,以推广其框架,包括最近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

上个月,中方在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期间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并表示该倡议可以在世界快速变化和动荡的背景下改善全球治理。

拉撒路还注意到,安共体的四个成员国都蕴藏着丰富的金、铜和锂资源,与中国在AI、电动汽车等未来产业的发展需求形成了天然的互补关系。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和拉美国家双边经贸关系朝着更加多元化和纵深发展的方向迈进。拉美丰富的资源贮藏与中国的市场和技术优势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和互惠性,中拉双方在这些领域加强合作,深化产业链发展,不仅将助力拉美地区实现更加可持续的经济现代化,也将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进而为全球经济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在上周举行的第31次安共体外长理事会例行会议上,各成员国代表表示,中国在国际社会和全球治理中始终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成为安共体观察员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期待以此促进双方合作,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更好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中方代表、驻哥伦比亚使馆临时代办张立平赞赏安共体这一决定,表示中方愿与拉方共同落实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五大工程”,开启双多边相互促进新合作格局,更好造福双方人民。

《南华早报》还介绍称,近年来,中国通过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这一机制,不断加强与拉美经济体的合作。

今年5月,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中,与会的地区领导人已经听到了中方发出的讯息——中国是“好朋友、好伙伴”,将与地区经济体携手推动发展,共同抵制霸凌与单边主义。

今年5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曾表示,中拉合作不惧风雨,跨越山海无问西东。中方将同拉方一道,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共同落实全球三大倡议,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开放合作环境,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与世界和平稳定。我们相信,以团结协作应对风险挑战,以互利合作共谋发展繁荣,中拉论坛将坚定迈向下一个“金色十年”,开创全球南方联合自强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