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动物进化出装死、假死、吓死的行为?

Source
众所周知,自然界有很多动物在碰到捕食者时会直接装死,昆虫、青蛙、蛇,还有各种哺乳动物、鸟类都有这种装死的案例。


为什么这些动物会有这样的行为,遇到捕食者就一动不动的,难道不是应该更危险吗,捕食者难道就无法识破?

对于动物来说,自然界其实有两种不同的“假死”状态,一种是欺诈行为,还有一种是被制服时的应激反应,这是两种行为不同。

对于“欺诈性假死”来说,动物其实是在捕食者出现时就会表现出的行为,它是真正的假死状态。

而受刺激的应激反应——比如哺乳动物的后颈被抓住时就会瘫软下来,鹿被车灯照射时一动不动等等,这种动物行为发生在动物受到刺激之后,动物其实并没有进入假死状态,只是僵住、瘫软了,这只是动物不知所措地反应,它不涉及欺诈行为。


△ 武松打虎利用的是老虎的应激反应,而不是欺诈行为

至于动物为什么会演化出欺诈性假死状态?

这个其实很简单,因为这种欺诈行为确实有效,很多捕食者只会对活蹦乱跳的动物发起攻击,同时大部分捕食者也没有能力判断假死动物是否还能吃!

有一个专有名词来形容这种装死或者假死行为——被称为强直静止(Tonic immobility ),它自然界比较常见的反捕食策略。

在反捕食上,有动物将强直静止做到了极致,它们不仅会完全停止活动,而且还会有假死的肢体语言和化学信息,比如张开嘴巴吐出舌头,散发出腐烂的恶臭等等,迷惑捕食者。


△ 一只假死的北美负鼠

不过,也有一些动物的强直静止行为并不是为了反捕食,典型的是鲨鱼,一些鲨鱼被翻过来肚皮朝上的时候,就会进入假死状态,这种情况被认为可能和提升繁殖成功率有关系。


△ 被翻身的鲨鱼可能会这样静止15分钟之久

还有一些动物的强直静止则是为了诱惑猎物,它们进入假死状态一动不动,一旦有猎物靠近,它们就会发起攻击。

人类也有强直静止行为

其实不止动物!人也有强直静止这种完全程序化的行为!

我以前看过一个粗壮的女性被一个枯瘦男性侵犯的报道,那个女性完全失去了反抗能力,然后评论区很多人评论,女性那么强壮怎么不知道反抗,当时就有专家解释人在极度恐慌时也会像一些动物一样进入假死状态。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了人确实被认为也有这种本能行为,有可能在惊恐中完全失去反抗能力。

之所以人类的这种情况被归为强直静止,而不是受到刺激后的应激反应,这是因为人进入这种情况的生理状态更像是动物的假死状态,而不是瘫软或者僵住。

自然界的欺诈等级

其实,欺诈行为在自然界普遍存在,这是生物提高生存和繁殖能力的重要手段,强直静止这种欺诈行为在自然界并不算高级。

有学者将自然界的欺诈行为划分等级,等级越高相对来说就越难以完成,越少有动物能做到。

强直静止被归为第二级,它是动物在本能驱使下完成欺诈行为,而不需要太多其它功能性的判断。

第一级欺诈行为则是生物的拟态,这种是生物通过进化改变自己身体颜色和样貌,以达到让自己看起来像是栖息地中的其它动物,从而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 很多动物都进化出假眼来迷惑捕食者

第三级欺诈行为则是习得性行为!这种欺诈大多只在鸟类、哺乳动物等相对聪明的动物身上才能看到。

举个例子,一些鸟类的断翅表演,当它们看到有捕食者试图捕食那些相对弱小的同类时,一些鸟类就会通过断翅表演来吸引捕食者的注意,欺骗捕食者自己是一个相对容易捕食的对象,当捕食者掉头来捕食自己时,它们就瞬间恢复逃跑,以此来拯救弱小的同类。


△一只燕鸻假装自己翅膀受伤

假死这种行为是动物从出生开始就会的本能行为,但是这些习得性的行为需要后天大量学习才能获得的能力,所以这种欺诈行为相对于装死更高级,需要的动物的智商足够高才行。

另外,有一些宠物狗会通过假装生病来获取更多的食物,这也是习得性行为,并不是最高级的欺诈行为。

第四级也就是最高级的欺诈行为是战术性欺骗!一些黑猩猩会利用正常的信号欺骗其它黑猩猩,以达到自己的食物不被其它黑猩猩发现。

这种欺诈行为对动物智商要求要求很高,野生动物基本只有在黑猩猩中较为普遍,不过对我们人类来说这种欺骗行为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