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至4月,我国主产区普麦收购价格呈现窄幅震荡趋势。截至4月21日,主产区普麦收购均价为2442元/吨,较上年同期的2696元/吨下跌254元/吨;全国普麦收购价格区间在2400~2470元/吨。
一方面,2024/2025年度我国小麦市场整体处于供应宽松格局,中央、地方小麦持续轮出增加市场供应,小麦替代玉米的饲用经济性有限,饲料企业采购饲用量不大。进入3月份,面粉消费进入淡季,继续拖累小麦价格走势。
另一方面,小麦价格已经处于相对低位,随着市场余粮越来越少,持粮主体惜售心理愈加强烈。小麦饲用量虽未形成规模效应,但在一定程度上对价格有支撑作用。
今年新季小麦丰产预期较强
2024/2025年度主产区新季小麦生长形势比较顺利,丰产预期较强。据调查,全国新季小麦种植面积与上年预估持平,给小麦丰产预期打下坚实基础。3月份冬小麦主产区迎来倒春寒,由于此时小麦正处于越冬期,且本次倒春寒持续时间较短,所以对冬小麦冻害影响较小。
4月中旬,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出现小麦干旱迹象,部分地区有中度干旱情况,但由于小麦作物有耐旱性特点,干旱天气尚未对小麦带来大规模减产的影响,后续可继续观察土壤墒情情况。4月18日至21日,我国河南、安徽、山东、河北等地迎来有利降水,使当前小麦干旱有所缓解,丰产预期较强。
政策性小麦进入集中轮换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8日,全国地方储备小麦销售投放量总计约1038万吨,比去年同期多138万吨,成交量约424万吨,比去年同期多43万吨;中央储备小麦销售投放总量约为663万吨,成交469万吨,成交率71%。
3月份开始进入储备粮轮换旺季,中央和地方小麦投放量持续上升,增加了市场供应,给小麦价格带来下行压力。4月份以来,由于中美关税摩擦及小麦干旱炒作不断,市场情绪升温,面粉企业和贸易商有意增加库存,储备粮拍卖成交率有所上升,成交均价也缓慢抬升。
余粮大多集中在贸易商手中
距离新季小麦上市还有一个月左右,市场余粮越来越少,当前小麦余粮大多集中在贸易商手中,而农户手中余粮很少。随着余粮越来越少,且小麦收购价格处于偏低水平,贸易商、农户惜售心理加剧,挺价意愿较强。近期由于中央和地方储备小麦持续轮出,行情震荡调整,贸易商惜售心理有所松动,出货积极性增强。
面粉企业加工利润有所修复
春节过后,面粉市场消费清淡,经销商按需采购,面粉企业库存消化较慢,同时面粉市场竞争激烈,制粉企业为维护市场份额而压价出售。3月份气温逐渐回暖,面粉消费需求表现不佳,加工企业保持较低开机率,面粉经销商及终端客户维持刚需采购,部分地区制粉企业出现利润倒挂现象,预计4月至5月面粉消费仍将处于淡季。
近期,随着麸皮、次粉价格上涨,面粉企业加工利润有所修复。截至4月21日,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特一粉交易均价为3099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26元/吨,较上年同期下跌418元/吨。
今年小麦饲用替代需求较少
3月至4月国内小麦、玉米价差处于170~230元/吨之间,价差在此区间内有缩小趋势,未达到小麦进入饲用替代的空间内。据调查,3月份我国沿江、沿海区域小麦与玉米的价差已在100元/吨之内,具有替代优势,但小麦替代尚未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形成规模效应,对小麦价格支撑有限。
当前,部分地区饲料厂一直在挂牌收购小麦,但近期随着玉米价格的回落,饲料厂对小麦替代的预期有所下降,预计今年小麦替代规模将小于去年。
美麦期货价格或将窄幅震荡
2025年迄今,美小麦主力合约先涨后跌、宽幅震荡运行。受俄罗斯小麦出口额度锐减以及黑海地区冲突影响,1月至2月中旬小麦期货强势上涨;又因俄乌冲突缓解,北半球冬小麦作物冻害风险减小,美小麦期货迎来下跌。3月至4月,因美国、俄罗斯小麦作物改善和美“对等关税”政策影响,期货价格进一步下跌。
2025年1月至4月美小麦2507合约走势图
美国农业部4月小麦供需报告显示,预计全球小麦供应量减少80万吨,至10.659亿吨;消费量将减少140万吨,降至8.052亿吨;贸易量将减少130万吨,至2.068亿吨;期末库存将增加60万吨,达到2.607亿吨。4月供需报告对行情的影响中性偏空,发布当日美小麦主力合约下跌0.92%,收于537.25美分/蒲式耳。
近期,美国平原区小麦迎来有利降水,市场预测南美小麦产量有望进一步增加,短期内美小麦期货价格或将保持窄幅震荡运行。
关税政策对国内麦价影响较小
当前,美国政府于4月2日陆续向全球多个国家发起“对等关税” 贸易政策,引发多个国家的强烈反对并进行反制,美国“对等关税” 政策给全球经济和农产品(000061)市场带来剧烈震荡,市场担忧小麦失去出口市场,国际小麦价格有所下跌。
截至4月18日,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累计为245%,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后,进口美麦关税累计为141%,按此计算,中国从美国进口小麦到港成本超过5200元/吨,完全没有贸易的可能性。
从国内来看,中美关税战使两国之间农产品贸易量骤降,中国已经在2024年开始大幅减少从美国进口小麦,且当前国内小麦市场处于供应宽松、需求疲弱的格局。因此,中美关税战对国内小麦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小。
近远期国内麦价将如何运行
当前小麦价格小幅提高,驱动价格上涨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中美关税摩擦持续升级导致豆粕价格水涨船高,饲料企业增加使用更有性价比的麸皮,麸皮等副产品价格上涨,间接增加加工企业对加工小麦的需求,同时也修复了面粉企业的加工利润。
第二,河南南部、安徽中西部、河北、陕西西南等部分地区的新季小麦出现中度以上干旱,引起市场各方对小麦质量、减产的担忧,市场情绪升温。
第三,面粉企业、贸易商开始计划补库,以应对后市天气干旱炒作等情况。
另一方面,距离新麦上市仅剩一个月左右,中央和地方储备小麦持续大量轮出,面粉需求疲弱,制约小麦价格涨幅。
预计后期小麦市场价格将保持窄幅震荡运行,持续上涨的动力不足。
一方面,小麦供需宽松的格局还未改变,预计5月至6月面粉消费低迷延续,同时各级政策性储备轮出加快,供应压力不减,制约小麦价格大幅上涨。新季小麦产情方面,近期部分地区小麦虽有干旱,但已迎来有利降水缓解,尚未确定出现大规模减产,5月若无特殊天气影响,小麦行情或将持续保持小幅波动。
另一方面,小麦价格水平处于相对低位,比较接近最低收购价。因此,小麦价格继续下跌的概率较小。后期重点关注市场主体的心态变化、玉米价格变化及新季小麦生长形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