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武器又上大分喽!
据路透社等媒体近日报道,今年9月,苏丹叛军“快速支援部队”多次击落苏丹政府军的由土耳其制造的“游骑兵”大型武装无人机。据悉,这极有可能是中国FK-2000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的战果。
接着巴基斯坦给咱们上大分的歼-10战斗机和PL-15CE空空导弹,这回防空武器装备又给咱们长脸了啊,那么这个FK-2000到底是怎么个事儿呢?
1
咱们其实并没有直接给苏丹叛军提供FK-2000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今年四月份,据《非洲军事》和《非洲情报》两个非洲网站相关报道,阿联酋向乍得转赠了从中国进口的两套FK-2000防空系统,还有配套64枚拦截弹和6000发30毫米弹药一同交付。
当时,乍得国防部官员也证实了已接收防空系统这一消息,只不过没有透漏具体数量以及详细型号等关键细节,至于为啥又到了苏丹叛军手里,这其实也很简单。
阿联酋与苏丹“快速支援部队”的联系可追溯到2018年也门内战期间,过去一直被指责借道乍得、利比亚、南苏丹等国,给后者秘密提供武器、无人机、后勤物资,说白了,乍得就是白手套,帮着阿联酋给苏丹叛军送武器而已。
这个FK-2000防空武器系统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制,搭载12或16枚防空导弹和双联装6管30毫米机炮,安装在8×8轮式底盘上,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快速部署能力。
公开资料显示,FK-2000防空系统的最大射程为25公里,最大射高为12公里,除了装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外,还装备了光电多模探测组件,可有效防御武装直升机、旋翼机以及低空无人机,还具备防御巡航导弹以及制导炸弹的能力,同时还可兼顾打击地面目标。
FK-2000其实就是在此前FK-1000的基础上的改进款,FK千字系列中低空、中近程末端弹炮合一防空系统,作为航天科工集团的老牌产品,可以说是倾注了咱们军工人的大量心血,只不过外销成绩比较一般。
FK-1000最早亮相于第九届珠海航展,其总体布局与俄制“铠甲”系列弹炮结合防空系统极为相似。
采用了8×8轮式底盘,炮塔从前往后依次安置有搜索雷达、光电探测装置、4门30毫米高炮、左右两侧各6枚KS-1000型防空导弹及火控雷达等,不过这款的外销成绩不行。
于是,就有了FK-2000,主要是在FK-1000基础上,换装新型高机动轮式装甲底盘,并且将原有的两门单管25毫米高炮换为威力更大、射速更高的两门6管30毫米速射炮,而导弹还保持为12枚,其整体设计架构则更接近于俄罗斯的“卡什坦”舰载近防系统。
FK-2000最大的亮点以及优势就是,车辆可以在时速40公里的行进状态中发射导弹,这就比较厉害了,要知道防空武器的行进间射击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像早期道尔那样的短停射击,另一种就是像通古斯卡这样的移动射击。
相比之下,很显然是移动射击更能符合当前的战场需要,虽然FK-2000时速40公里不算快,但最起码已经能野战伴随防空了,在掩护部队遂行作战任务时,至少基本能跟上步伐。
2
就FK-2000的战术性能而言,这个弹炮结合系统还是比较有讲究的,我们知道,弹炮合一防空系统的最大优势,是能用小口径高炮和短程导弹形成远近射界互补的防空布局,应对大密度来袭的多种飞行兵器。
早些年,由于技术还不够成熟,导弹和火炮在集成时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弹药发射时,会由于较大的震动和后坐力对精度产生恶劣影响。
再加上这弹炮系统本身就是末端防御,当两个系统结合到一起时,势必会大幅提高成本,作战的效费比就不太高,所以弹炮结合系统的发展一直不愠不火。
像美国的“吉麦格”25、“运动衫”30,意大利的“西达姆”,波兰的“绍波尔”弹炮结合防空系统等,都诞生于冷战结束前后,可后续发展乏力,渐渐陷入“沉寂”,只有苏联的“通古斯卡”和“卡什坦”系统,被俄罗斯继承后,被慢慢发展下来。
不过,近些年,随着无人机、巡飞弹开始涌入战场,其多样化的运用,对传统的军事力量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在俄乌战场上大家也看见了,几百美元的无人机,绑上炸弹就能把一辆坦克炸瘫痪。
这种数量巨大、成本低廉的低空低速目标,使得以往偏重抗击高空高速目标的传统防空系统,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一样,有劲儿使不出,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必须要重视近程防空力量了。
那么这个时候,能以火炮火力密度和导弹精度,硬刚无人机、巡飞弹等低空低速飞行目标的弹炮结合系统,就又成了不少国家“梅开二度”的心头好。
像俄罗斯在“军队-2021” 国际军事技术论坛展会上展示的“铠甲-S1M”弹炮结合防空系统,整体防护范围据称比“铠甲-S1”防空系统增大了3倍,主要就是因为采用了新改型拦截弹,使其具备了拦截超声速来袭目标的能力,它还能换装“赫尔梅斯”K型导弹,获得对陆攻击能力。
2022年,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在欧洲国际防务展上,曾展示了“天空游侠”-30弹炮结合防空系统,其使用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对小目标的探测距离可以达到数十千米,配备的全天候无源光电系统,则可在6千米的距离隐蔽探测目标,火控系统则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来区分目标和推算目标走向。
它的弹出式发射装置,可兼容多种型号的近程防空导弹,包括美国的“毒刺”、欧洲MBDA集团的“西北风”以及阿联酋哈尔康公司的“天空骑士”等,还可根据客户需求换装激光武器,还能配备无源定位天线和干扰器,用来检测、干扰目标无人机的无线电控制信号。
2023年,美国陆军也开始接收首批IM-SHORAD“蝎尾狮”弹炮结合防空系统,装甲车上的无人遥控武器站,安装的就是30毫米自动炮、7.62毫米并列机枪和四枚“毒刺”系列近程防空导弹,以及2枚AGM-114L“长弓地狱火”多用途导弹,在获得打击空中慢速目标能力的同时,具备了打击地面装甲目标的能力。
还有土耳其研发的Gurz弹炮结合防空系统,除35毫米口径的自动火炮和4联装的导弹发射箱外,其最初设计图上还专门设置了ITAR反无人机系统。
与此同时,塞尔维亚也推出了HAPAS自行弹炮结合防空系统,配备的近程战术多用途雷达,能通过计算弹道反推对手发射装置的位置,还能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目标按威胁程度进行分类,实现打击效能最大化。
这些新型弹炮结合防空系统纷纷通过提升火炮和导弹性能、引入人工智能辅助等方式,来提高应对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慢、小”目标的能力,而FK-2000恰好就用实战证明了这一技术路径的可行性。
3
近些年,咱们的军工大爆发,光弹炮结合系统就好几种,就咱们自己用的就有红旗6末端防御系统、红旗-11末端防御系统、625弹炮合一防空系统,更不用提外贸的FK千字系列和“陆盾”系列了。
任何武器都有其局限性,弹炮结合系统作为高度集成化的武器系统,好处是机动性强,具备独立作战能力,能够伴随部队行进间实施防空掩护,但一旦被敌方攻击得逞,就很容易全系统失去战斗能力。
▲在叙利亚战场上,俄制“铠甲”-S1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就曾多次被击毁
但武器好不好用,还是得看使用场景,也正是由于中东大区的实力问题,集成化防空系统才会有大的用武之地,相信有了这次实战证明,国产武器必然会在全球军贸市场打开更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