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C 7496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棒旋星系,既拥有超大质量黑洞,又存在活跃的星形成区域。多台望远镜的联合观测揭示了尘埃、辐射与氢云之间宇宙级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着该星系的演化历程。图片来源:欧洲航天局/哈勃 & 美国宇航局,R. Chandar、J. Lee 及 PHANGS-HST 团队
为了更好地理解NGC 7496的结构和活动状态,天文学家采用了多种类型的光线观测手段,从射电波到紫外线,探索该星系能量激烈的核心、厚重尘埃云以及新生恒星的诞生过程。NGC 7496是“近邻星系高分辨率物理”(PHANGS)国际合作项目观测的目标之一,该项目联合阿塔卡马毫米/亚毫米波阵列(ALMA)、甚大望远镜(VLT)、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及哈勃等世界顶级天文台资源。值得一提的是,NGC 7496是韦伯望远镜在PHANGS项目样本中率先观测的星系。
不同望远镜为NGC 7496提供了独特视角。哈勃高分辨率紫外成像显示出新形成恒星团,释放出大量能量。通过分析这些细节,科学家们能够推断恒星年龄和质量,同时了解其光亮被周围尘埃遮蔽的程度。
这颗螺旋星系是"近邻星系高角分辨率物理观测计划"(PHANGS)的一部分。该大型项目整合了多台空间与地面望远镜对众多星系的观测数据,旨在帮助研究人员探索恒星形成周期的所有阶段——从尘埃气体云中的恒星诞生,到韦伯望远镜新图像所揭示的复杂结构形成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图片来源:NASA、ESA、CSA、STScI、J. Lee(STScI)、T. Williams(牛津大学)、PHANGS团队
在2022年,哈勃曾发布NGC 7496的图片,而这次新的观测进一步凸显了被发光氢气云包裹的耀眼恒星团。这些发现有助于科学家研究由大质量恒星爆发为超新星后形成的发光星云,以及孕育新一代恒星的星云演化过程。
本次多台国际天文望远镜的联合观测,不仅揭示了NGC 7496星系中恒星的诞生与毁灭循环,也深化了人类对星系复杂演化过程的理解。
编译自/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