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黑车司导杀回欧洲,华人旅行社血崩

Source

欧洲地接的至暗时刻,被国内黑车司导带来了。

栏目 | 文旅商业评论

领域 | 旅行社

01

暑期出境市场即将收官,欧洲华人旅行社与国内空降的 “黑车司机兼导游”们的矛盾却愈来愈深了。

上周五,法国华人旅游协会 发布了一则罕见的公开声明,标题是《维护合法合规运营、抵制非法空降司导载客的声明》 ,直指国内空降来的 “黑车司导”扰乱了欧洲华人地接市场。

法国华人旅游协会公众号截图

声明中, 法国华人旅游协会 称 部分人员通过国内旅游平台和旅行社组织的国内人员持旅游短期签证入境,驾驶租用车辆进行与入境目的不符,违法从事载客带团的司机兼导游工作现象(简称 “空降”司导)。

同时,该声明还痛斥 这些非法团体扰乱价格、破坏行业口碑、以 “带亲戚出游”掩盖商业行为、逃避执法,严重损害了欧洲合法司导的基本生存空间。

法国华人旅游协会呼吁全体同行要守住底线、联合抵制,同时支持各国配合监管打击。

没过多久,欧洲其他地方的华人导游也行动起来了。

很快 , 我 又 在朋友圈看到 长居 奥地利 维也纳的知名华人 导游里建也转发了另一份《欧洲华人司导行业联合声明》 , 进一步揭示了 国内 空降的 黑车司兼导 团体 操作手法与价格机制。

据这份声明披露,国内的黑车司导 团体主要 是 通过境内大型旅游平台及相关机构操作,集中在捷克、匈牙利、法国、意大利等地租用车辆(多为 2017-2018年后款),租金约80-120欧/日, 再 以旅游签证形式派遣司导在欧洲运营。

并指出其运营模式包括:

鼓励司导车内过夜,发放补贴;

承诺保底派单,部分由旅行社补贴;

操作过程违规频发,如占 出租车 车位、闯禁区、乱停乱放等,严重影响行业形象。

声明还警示说,这一 国内来的黑车 团体正在快速扩张, 并 计划在 2025年底攻入冰岛市场。

看到这份声明后,我主动找里建聊了聊 这件事, 他的回应很直接:

“他们 (国内空降司导)隐蔽性强,通常是带国内亲戚、朋友自驾游名义规避检查, 现在都成气候了 ,可 不管什么借口,在欧洲 没有营运执照就是非法 的 ,改变不了 黑车 性质。 ”

然后,里建又 告诉我,现在奥地利导游圈内议论最多的,是已经被压到 280欧/天的 正规 九座奔驰商务 车 +司导 费用 。

他解释称, “正常来说, 我们这边 至少得 300到400欧一天,才能保底覆盖油费、车损、保险、人工 ,价格 再低 , 我们这些合法导游就没法活了。 ”

不难看出, 对 本就年景不好的 欧洲 华人 地接行业来说, 国内黑车司导空降 不只是价格的冲击, 还有心理 秩序 上 的撕裂。

02

坦白说,国内黑车司兼导空降欧洲并不是疫情后的新鲜事物。

大约十年前,国内 的海外包车 平台 皇 包车 就 曾悄悄把 大量国内 司机送进欧洲 。

彼时,据意大利《晚邮报》等媒体报道,那些国内黑车司导 拿着申根 签证 ,租几辆车,再合 租 一个 Airbnb,用导航跑团,3个月的申根短期签证时间一到,原班人马回国,再换一批新人出来接力。

那场 “中国黑车革命”最终被欧洲各国查得很紧,有人被罚几百欧,也有人车子被扣 , 但当时并未像今天一样 ,能让欧洲各国 华人地接市场如此 同仇敌忾。

原因何在?

事实上,以我常年往返欧洲的经验来看, 当时俄乌战争尚未爆发, 申根区 经济 也 尚算稳定,油价和生活成本 并 没有像今天这 般 居高不下。

所以, 即便偶有 国内来的 黑车游击队横冲直撞, 只要 欧洲本地 旅行社、地接社 运营成本在相对可控的区间里 ,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而 今天, 欧盟居民们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内空降来的黑车司导再来抢饭碗,就变成叔可忍婶不可忍的罪魁祸首了 。

毕竟 对 生活在欧洲的华人地接社 而言, 如今不仅 保险、租车、油费、人力成本全面上升, 国内经济收敛、出境组团社抠成本也让他们的 经营空间被压缩得 更为 狭窄。

最近, 我 看到奥地利做地接的东哥在社交媒体上质问: “为什么现在来的 欧洲 中国旅游团只有领队,不再请当地地陪了? ”

他直言, “对一个旅行团而言,多请一个地陪意味着 每个客人 多出几百欧的支出 , 而在当下价格竞争激烈、游客敏感度极高的市场里,哪怕增加几十欧成本,都可能让旅行社失去客人。 ”

华人地接导游抱怨中国出境游旅行社拼命压缩成本,甚至连地陪都 “砍”了,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国内的出境游组织方也绞尽脑汁,能省则省。

后疫情时代,中国出境游市场的显著变化是自由行、精品小团客人的比例正在快速增加, 大巴车上三四十人 “到此一游”模式正在快速失去市场。

文旅部数据显示, 仅 去年三季度,全国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为 373.02万人次 , 但在这个数字之外,包含包车在内的出境旅游单项服务高达 107.74万人次,占到整个市场的三分之一。

但自助、小团出行的中国出境游客人增加了,国内年轻人、中产出境预算又囊中羞涩,这怎么办?

当供需之间出现了这样的落差,一些 “聪明”的 国内平台 、旅行社 很快就嗅到了套利空间。

他们把带团的任务交给自家领队,或者直接交给空降黑车司导 , 这一刀下去,欧洲的本地华人地接们自然就断了活路。

对此, 东哥话里带着几分怨气: “国内动不动就说自己是精品小团, 可现在 一个地陪的钱都不愿意出 , 领队时差还没倒过来,就带着客人到处跑,对欧洲的情况也不熟 , 精品在哪呢? ”

03

国内 黑车司导 与欧洲华人地接 矛盾 日趋 白热化 后, 里建跟我聊天时,提到过一句话: “ 绝 不能养虎为患,让他们也得多 少 付出点代价。 ”

他的意思是,欧洲本地合法司导如果只是忍气吞声,那这些 国内的 黑车司导就会越干越有恃无恐。

实际上,旅界今年4月亦曾报道,中国游客的另一热门出境旅游市场日本,已经遍地都是中国业者、留学生非法运营的“白牌车(非营运车辆)”。

未雨绸缪 , 欧洲华人 地接圈子里 也 出现了一些针锋相对的手段。

有消息人士向旅界指出,近期 一些意大利华人地接发现又有国内司导空降,使用的是捷克、斯洛伐克车牌,明显是在跨境跑活 ,于是一场 “定点埋伏”战役打响了 。

等国内黑车司导现身后,意大利 华人地接 的员工 上前理论,结果双方态度强硬 , 场面一度僵持。

最后,愤怒之下,有华人地接干脆把 “国内空降司导 ” 的 车胎扎了,用这种极端的方式 进行报复 。

“虽然做法有点过激,但说实话,也确实起到一些震慑作用。”里建 表示,“ 扎车胎只是极端案例 ,合理方式 还是应该 通过举报和联合抵制。 ”

据悉,针对 越来越多国内空降来的 “黑车司导”抢饭碗, 欧洲华人地接协会正在推动 欧盟 各国协同行动。

据里建介绍,瑞士和意大利已经开始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甚至主动联系行业协会收集线索、跟进调查 , 而在奥地利,当地商会和警局也收到了举报材料。

“我们已经把相关证据整理出来,再转发到中国驻各国使领馆。”里建 认为 , “ 相信我国 使馆收到这样的正式公文 也会 当成一件 重要的事情 来看待。 ”

而 这意味着,矛盾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同行间的暗战,逐渐上升到政府与外交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 随着华人地接和国内黑车司导矛盾 公开化 ,未来受影响最大的,恐怕是普通的中国游客。

毕竟 一旦 “用 申根旅游签证 跑黑活 ”现象被欧洲各国签证部门 知悉, 收紧 中国游客的申根签证 审批几乎是可以预见的。

黑车司导 们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真正被拖下水的,往往是那些只想安心旅行的普通游客。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国内黑车司导与欧洲华人地接社之间的矛盾

欢迎在下方留言框与旅界君互动。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