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在非车,盈利靠车险:财险五年最好成绩的一丝隐忧

Source

 刚刚过去的上半年,中国财险业呈现了近年少有的成本优化成效:

行业综合成本率降至96.61%,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创下近五年同期最佳水平。

保费结构亦不乏亮点。非车险继续担纲增长引擎,上半年录得保费5122亿元,占比53.21%,以5.03%的增速领跑行业(4.19%)。货运险(+40.34%)、家财险(+11.46%)及特殊风险保险(+42.77%)表现尤为突出。

然而,非车险整体盈利能力仍显不足。尽管多数险种实现承保盈利,但货运险、责任险、信用险则陷入亏损。

由此可见,支撑行业利润的核心,依然是规模呈收缩趋势的车险业务。上半年车险增速为3.25%,保费占比46.79%,但其综合成本率95.72%显著优于行业均值,且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成为承保利润的主要来源。

叠加资本市场的利好表现,投资收益与承保利润双增共同促成了行业可喜的业绩。但这一格局,对众多中小财险公司而言,或将带来更大挑战。

一方面,非车险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张,意味着竞争红海加剧和经营门槛提升,尤其在需求旺盛却易亏损的领域。

另一方面,尽管快速演进的自动驾驶技术预示着非车险将成为未来主角,但面对“非车增规模难盈利、车险保盈利但萎缩”的行业性难题,中小险企如何制定可持续的经营策略,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因此,穿透数据表象,从保费增长、结构演变、赔付动态及效益提升四个维度审视财险业的运行轨迹,或许能揭示更深层的行业意义。

非车险依旧是保费增长引擎

货运险、家财险、特殊风险实现强劲增长

2025年上半年,我国财险业实现保费收入9626.93亿元,同比增长4.19%。

虽较2024年同期的4.63%增速微降0.44个百分点,但总量稳步增长态势未改,行业底盘依然稳固。

从险种大类看,上半年车险实现保费收入4504.82亿元,同比增长3.25%。车险增速(3.25%)虽低于行业增速(4.19%),但增速较去年同期(2.68%)增加0.57个百分点,呈现出行业车险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非车险实现保费收入5122.11亿元,同比增长5.03%。虽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但仍显著高于车险及行业整体水平,非车险增速引领行业发展的引擎主导地位依旧。

从车险内部险种增速看,呈现出交强险增速略有回落、且低于车险整体增速,商业险增长的发展态势。

具体来看,上半年交强险实现保费收入1373.54亿元,增速3.14%,低于行业车险整体增速(3.25%)0.1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3.93%)下降0.79个百分点,增速略有回落;商业险实现保费收入3131.28亿元,增速3.29%,较去年同期(2.14%)提升1.15个百分点,且高于车险整体增速(3.25%)0.04个百分点,其增长是推动车险整体提速的关键。

从非车险内部险种增速看,六类非车险增长强劲:分别是货物运输险(增速40.34%,去年同期9.07%)、特殊风险保险(增速42.77%,去年同期1.07%)爆发式增长;家庭财产险(增速11.46%)、意外伤害险(增速11.16%)、船舶险(增速8.52%)、信用险(增速7.78%)。

谁拖了增长后腿?

七类非车险发展承压,增速明显放缓:分别是工程保险(增速-13.93%)、保证保险(增速-6.82%)、其他险(增速-33.4%)深度下滑;企业财产险(增速3.45%,去年同期7.61%)、农业保险(增速2.63%,去年同期6.34%)、健康险(增速8.87%,去年同期12.26%)、责任险(增速1.9%,去年同期4.09%)。

整体来看,财险业保费增速虽略有下降但回调较为温和。非车险凭借其多样性和创新性持续引领增长,但内部各险种表现分化显著,增长点更加集中于特定领域如货运险、特险、家财险、意健险等。

非车险份额首超53%

险种结构生变:商非份额进一步提升

2025年上半年,财险行业险种结构持续向非车险倾斜,内部细分市场格局亦发生微妙变化。

从险种大类占比看,2025年上半年非车险保费行业占比为53.21%,较2024年同期的52.78%提升0.43个百分点。车险保费占比则由2024年同期的47.22%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6.79%,相应降低0.43个百分点。非车险行业保费占比首次突破53%,行业规模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从车险内部结构占比看,2025年上半年交强险在车险内部保费占比为30.49%,与2024年同期的30.52%基本持平;商业险保费占比为69.51%,较2024年同期的69.48%微升0.03个百分点,结构高度稳定。

从非车险内部占比来看,商非险保费占比提升,农险保费占比下降。2025年上半年,商非险保费收入4031.05亿元,在非车险内部占比为78.70%,较2024年同期的78.20%提升0.5个百分点。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091.06亿元,在非车险内部占比21.30%,较2024年同期的21.80%下降0.5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非车主导,车险稳健”的行业格局持续深化。非车险内部,传统商非险(企财、责任、信用保证、货运、船舶、特殊风险、家财、意健险等)占比提升,映射出市场对多元化风险保障需求的增长。

至于农险占比虽略有下降,但体量仍稳居千亿之上,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柱地位未变。

赔款支出大幅优化:增速下降12个百分点

八个非车险类,保费增速大于赔款增速

2025年上半年,财险行业赔款增速由去年同期的10.11%下降至-1.84%,不仅赔款增速由正转负,且赔款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1.95个百分点。

此外,上半年保费增速(4.19%)还高于赔款增速(-1.84%)6.03个百分点,为经营效益的显著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车险来看,赔付压力得以有效控制。2025年上半年,车险赔款3067.43亿元,增速-1.49%,较去年同期的10.8%下降12.29个百分点。

其中,交强险赔款1122.01亿元,增速6.35%,较去年同期的9.65%下降3.3个百分点,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为正增长。

再看非车险,虽然整体赔付下降,但局部风险高企。2025年上半年,非车险赔款2117.81亿元,增速-2.33%,不仅较去年同期(9.14%)下降11.47个百分点,且保费增速(5.03%)显著高于赔款增速,差额达7.36个百分点。

其中,特殊风险保险(保费增速与赔款增速差60.52%)、保证保险(保费增速与赔款增速差41.67%)、家庭财产险(保费增速与赔款增速差17.69%)、健康险(保费增速与赔款增速差8.11%)、其他险(保费增速与赔款增速差6.65%)、农业保险(保费增速与赔款增速差5.83%)、意外伤害保险(保费增速与赔款增速差3.86%)、企业财产保险(保费增速与赔款增速差0.06%)八个非车险险类,保费增速大于赔款增速。

特殊风险保险、保证保险、家庭财产险赔付也显著下降。

其中,货物运输保险(赔款增速与保费增速差39.24%)、工程保险(赔款增速与保费增速差26.71%)、船舶保险(赔款增速与保费增速差19.69%)、责任保险(赔款增速与保费增速差2.44%)、信用保险(赔款增速与保费增速差0.75%)五个非车险险类,赔款增速大于保费增速。

由此可见,行业整体赔付压力的有效缓解是综合成本率改善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

但货运险、工程险等特定领域赔付成本的飙升,暴露出承保风险管理的严峻挑战,这意味着部分高速增长险种的赔付率的失控风险,行业需保持高度警惕。

综合成本率创五年新低

车险贡献核心利润,三非车险种承保亏损

2025年上半年,财险业经营效益实现显著跃升,成为报告期最耀眼的亮点。

从财险业整体看,行业综合成本率(COR)降至96.61%,同比大幅下降1.27个百分点,创下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承保盈利空间显著扩大。

综合成本率的下降,是成本双降的驱动结果。其中,综合赔付率70.9%,同比下降0.68个百分点;综合费用率25.71%,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反映出财险业在费用管控、理赔流程优化方面成效显著。

从车险效益经营看,车险综合成本率95.72%,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显著优于行业均值,是行业承保利润的最主要来源。

从非车险效益经营看,除责任险、信用险和货运险外其余险类均实现承保盈利。

从各月发展趋势看,年初以来行业综合成本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且持续优于去年同期,2-6月综合成本率始终低于97%,经营效益提升明显。

整体而言,行业在承保端展现出强大的成本管控能力和精细化运营水平,推动综合成本率降至五年来历史低位。

车险作为“压舱石”持续贡献核心利润;非车险多数险类实现效益增长,但部分诸如货运险等高风险业务的亏损痼疾亟待解决。

后记

五年最好答卷下的隐忧

2025年上半年的财险业答卷,深刻勾勒出行业在增速换挡、结构优化与效益提升维度的积极蜕变,更彰显了其面对挑战的韧性、智慧与变革决心――保费总量稳增,非车险主导地位巩固,结构优化步履不停,市场根基与发展动力稳固。

经营效益的显著跃升是最大亮点。综合成本率创五年新低(96.61%),源于赔付率的有效控制与费用率的持续优化,标志着行业向精细化、高质量管理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其中,车险成本率的持续改善提供了核心盈利支撑;非车险虽盈亏分化,但多数险种实现有效益增长,整体向好趋势明确。

然而,高歌猛进之下隐忧犹存。

货运险赔付成本以远超保费增速的幅度飙升(79.58% vs 40.34%),工程险、保证险等领域的承保压力,如同警钟,暴露出部分高速增长业务背后风险定价与管控能力的短板。

非车险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高增长伴随高风险业务亏损、农险等政策性业务增速放缓,亦提示着未来发展的复杂性与结构性挑战。

展望前路,财险业需在巩固效益成果基础上,还需着力深化货运险等赔付高企领域的风险定价能力。

在推动非车险多元化发展时,注重平衡好规模与效益的关系;

持续优化理赔流程,严控运营成本,进一步巩固守住来之不易的成本优势;

积极拥抱科技与服务创新,进一步提升风险减量管理和服务能力,构筑未来差异化竞争力。

2025年上半年的答卷证明,中国财险业需要一份稳健的业绩穿越大周期,更需要在承压前行中实现质的有效提升。这份基于韧性、智慧和变革的成绩,唯有持续聚焦风险本质、提升经营效率、平衡规模与效益,方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持续精进,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远目标。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今日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刘思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