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加持 米莱反败为胜 门罗主义影响不止于美洲 | 文学城

Source
川普加持 米莱反败为胜 门罗主义影响不止于美洲

本周的国际大事重点当然是川普(Donald Trump)的亚洲之行,10月30日即将举行的韩国APEC“习特会”是当中的重头戏。可是,相较于可能只是暂时“休整”的中美贸易战,美国政府在西半球却是动作连连,颇具“美洲即美国”的“门罗主义”意味。得到川普政府200亿美元真金白银加持的阿根廷右翼总统米莱(Javier Milei)在10月26日的中期选举中“出奇大胜”,更为川普的“门罗主义”政策打下一支强心针。

  川普加持 米莱反败为胜

米莱是个深信自由至上主义的经济学家,一直是美国共和党和川普的拉美政治盟友,更时有被形容为阿根廷版的川普。

2023年10月,米莱以近乎政治素人的身份当选总统之后,在阿根廷推行“休克疗法”的经济政策,试图从根本上革除阿根廷左翼政府长年实行的贝隆主义(Peronism)左翼政策,削减政府规模、削减福利、容许阿根廷披索贬值、去除政府规管等等,实现了阿根廷政府十多年来首次的财政盈馀,把阿根廷的通胀率从他上台时的超过200%减至今天的31.8%,大大加强了外界对于阿根廷经济“恢复正常”的信心。

虽然在政府削减开支的背景之下,民众生活愈加困苦,贫穷率一度大升,连中产阶级的购买力也受到冲击,但民众普遍对于米莱“休克疗法”带来的“阵痛”依然抱持包容的态度,米莱民望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即使其政党原本在国会席位甚少,而米莱也不善于拉拢、巴结其他政客,但他的政策却大体上获得国会放行。



10月26日,得知其自由前进党胜选后,米莱向支持者发表演说。(Reuters)

可是到了本年2月,米莱公开推广一种加密迷因币“$LIBRA”,其后该币币值大跌,导至投资者损失2.51亿美元,人们认为米莱有造市欺诈的嫌疑。其后,作为总统幕僚长的米莱亲妹Karina,也陷入贪腐丑闻,有录音爆出她在政府採购药物的款项中收取3%回佣。可是,由于米莱同Karina感情极佳,米莱把很多政事都交由Karina负责,甚至曾称他的妹妹为“老板”,因此米莱一直不愿和民望极差的Karina切割。在这段时间内,米莱的民望开始明显急挫。

而且,由于米莱的改革大大降低通胀,贫穷率逐渐回落,劳工实质收入也止跌回升,阿根廷人最担心的已不再是通胀,而是就业和经济增长。米莱缩减政府开支的政策却一直导致阿根廷经济增长乏力。



10月26日,在庆祝胜选的场合,米莱和妹妹Karina在台上拥抱。(Reuters)

9月7日的 布宜诺斯艾利斯省选举,更成为米莱政治失势的风向标。

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佔全国人口达四成,贝隆主义左翼政党得票47%,而米莱的自由前进党(LLA)就只得34%。市场担心,在米莱失去民意支持之后,国会将会重推“有助选举”的福利政策,推翻米莱控制政府开支的成功,选举结果一出,披索汇价大跌一成,导致阿根廷央行要利用宝贵的美元来支持披索汇价,将之维持在官方的汇价范围之内。

如果在10月26日的中期选举,米莱再次失败的话,阿根廷的经济改革将会再次走上末路。由于米莱政府是拉丁美洲的亲美先锋和右翼代表,其失势也将削弱川普政府在拉丁美洲的政治影响力。



阿根廷自2023年9月以来的通胀率。2023年12月,米莱上台时通胀超过200%。(Trading Economics)

此时,一直谈“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的川普竟然决定以真金白银去支持米莱。美国财政部宣布给予阿根廷2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额度,并开始同多家美国大银行商讨,再为米莱政府筹集额外200亿美元的私人贷款来源。美国政府还亲自购入了据报价值15亿美元的披索,可说是将筹码赌在米莱身上,一日米莱败选,披索再跌,美国纳税人将会承受经济损失。

在美国投入支持米莱政府的同时,由于中国拒买美国大豆,改从巴西、阿根廷购买,米莱政府甚至暂停对农业出口的徵税来把握时机争取中国订单,此举明显对货仓爆满的美国大豆农民不利,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在川普政府支持下抢走他们的订单。

因此,强调美国优先、反对插手外国的MAGA派对于川普支持米莱政府的做法大肆批评,可是川普却没有改变其以实际行动支持米莱的做法,甚至在10月中在白宫迎接了米莱,两人大晒亲热,川普更表明美国对阿根廷的金援是以米莱胜选为前提。其后,川普甚至无视美国农民的不满,公开表示要大手进口阿根廷牛肉来压低美国的牛肉价格。



2025年10月14日,美国总统川普在白宫迎接来访的阿根廷总统米莱(Javier Milei)。(Reuters)

至此,川普的“门罗主义”意图可算是宣之于口--他金援阿根廷的意图就是要扶持一个亲美政权,阻止曾力主阿根廷加入金砖国家组织(BRICS)、有明确反美倾向的贝隆主义者再上台执政。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上台以来一直在对外援助的议题上斤斤计较的川普不惜动用巨款、冒上美国政府投资损失的风险去支持米莱,甚至连他的选民基本盘的利益也能一概漠视。

不少分析人士本来都担心川普如此高调插手阿根廷国内政治会带来反效果。

早前,川普就曾经用同类的手法去对付由左翼总统卢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执政的巴西,以他们“司法迫害”右翼前总统博尔索纳罗(Jair Bolsonaro)为由将美国对巴西商品的关税订在50%的全球高位,又连番制裁巴西最高法院的法官。不过,这种施压却让原本民望低落的卢拉透过“反美牌”和“爱国牌”来重获选民支持,重燃其明年以80岁高龄再试连任总统的希望。



图为2025年10月26日,川普在吉隆坡出席东盟峰会期间,与巴西总统卢拉会面。(Reuters)

可是,川普的高调介入却似乎让阿根廷选民重新记起他们对贝隆主义的厌恶。

在10月26日的选举之前,人们本来预期米莱的自由前进党和贝隆主义者斗个难分上下,就算米莱一派胜算稍高,也只能低空飞过,无望获得国会三分之一议席(国会需三分之二票数才能越过总统否决权而自行立法)。若然如此,就算自由前进党得票最多,米莱未来也没有办法独力阻止国会通过福利立法,增加政府开支,撤回米莱的右翼改革路向。

岂料到了中期选举之时,米莱的自由前进党得票40.7%,大败得票33.9%的贝隆主义政党,将会获得国会两院超过三分之一议席,可以阻挡国会立法。这个惊人结果让市场对米莱的改革可以持续的信心大增。周一(27日),披索汇价、阿根廷股市和阿根廷国债价格都大升。

当然,米莱的改革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放鬆披索汇价的管制,让政府不必再面对浪费美元来维持汇率的风险,可留着外汇来还债(来年此数达180亿美元),增加阿根廷政府在投资者心中的可靠度,但同时又避免披索汇价急跌再次推高通胀、再次打击阿根廷民众对国家货币本已低落的信心。

米莱能否延续其上任首两年的成功,还待观察。



川普在Truth Social上恭贺米莱的政党胜选:“米莱在阿根廷大获全胜,他是一位出色的川普支持者!他让我们所有人看起来都很好。”(网站截图)

  门罗主义才是川普外交政策的核心?

可是,从川普的角度来看,他的“门罗主义”部署,在这次阿根廷中期选举之中,可算是“旗开得胜”,赌了帐面上几百亿美元下去支持米莱而迅速胜利而归。美国政府购入的十多亿美元披索,如果此刻转手卖出,更是一宗成功的外汇投机。

如果米莱的改革成功,2027年能够连任的话,阿根廷到了2030年代初还将是亲美政权的天下。

这并不是川普“门罗主义”政策首次旗开得胜。他上任之初声言要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威胁,如今已经导致巴拿马政府正式向该国最高法院提出撤销长实对运河两个港口的经营权。无论诉讼成功与否,这已经显示出巴拿马还是美国的后花园,可算是川普“门罗主义”政策的首胜。

如今,川普最专横的外交政策几乎全都集中在美洲。

委内瑞拉门前的加勒比海面临美国大军压境,连最先进的福特号航空母舰战斗群也正从欧洲开来。一艘美军驱逐舰已经停在离委内瑞拉只得十多公里距离的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又译千里达及托巴哥)。B-2、B-52战略轰炸机、各式无人机、军用直升机在委内瑞拉附近频繁活动。川普政府很明显正在以打压毒品走私为由不断加大对于马杜罗(Nicolas Maduro)政府的军事施压,务求政权更替,换上由刚刚获颁诺贝尔和平奖的马查多(Maria Corina Machado)实然领导的亲美政府。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又译千里达及托巴哥)离委内瑞拉仅十馀公里。(Google Map)

而川普的“反毒战争”也燃烧到邻国哥伦比亚。该国的左翼总统佩特罗(Gustavo Petro)9月已被美国撤销签证。其后,佩特罗也因为批评美军在加勒比海击沉贩毒小船而遭到美国叫停对哥伦比亚的援助。佩特罗本人亦因此受到美国制裁。川普更把他称之为非法毒品领袖。

佩特罗早在本年6月就曾点名美国国务卿鲁比奥(Marco Rubio),指后者密谋推翻其左翼政府--如今此番言论似乎逐渐变成现实。

拉丁美洲也不是川普“门罗主义”的唯一关注点。在出发到亚洲之际,川普就叫停同加拿大的贸易谈判,甚至威胁对加拿大再加10%关税。他的理由竟然是安大略省长福特(Doug Ford)利用美国共和党前总统列根(Ronald Reagan)批评关税的言论来设计反关税广告,在美国职棒世界大赛的时间播放。

从贸易以至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用关税来威胁加拿大是毫无理由的举动。但从“门罗主义”的角度来看,由美国出手惩罚“不听话”的美洲国家就是美国的权利,作为美国总统,川普不喜欢这一个广告,当然就有“理由”出手教训一下加拿大。



2025年10月27日,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搭乘空军一号前往日本东京,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站在他身旁。(Reuters)

从美国战略定位的历史来看,门罗主义其实是针对欧洲的孤立主义的变奏。这种思想一方面主张欧洲不要插手美洲事务,美洲要由美国话事,另一方面也主张美国不要插手欧洲事务,欧洲人的事由欧洲人自己解决。

这种历史维度的解读也能解释为何川普一方面热衷出钱出力干预美洲他国内政,另一方面则试图从俄乌战争中抽身。

同样的逻辑,也许能延伸到亚洲。如果韩国APEC“习特会”能让中美关係进入一段能让川普满意的长久稳定期,川普政府会否进一步减少干预印太事务呢?在中美竞争主导国际政治的大背景之中,美国退出印太看起来是空中楼阁。但川普的行事往往不拘泥于既有框架。川普的“门罗主义”看起来只关乎美洲国家,却未必没有可能是下一波全球地缘政治大洗牌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