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霍斯金斯(Peter Hoskins) - BBC商业事务记者

恆大曾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发展商。 [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国房地产巨头恆大集团(Evergrande)的股票于週一(8月25日)在香港股市被摘牌,结束了逾15年的股票交易历史。
这标志著中国前最大房地产企业的一个黯淡里程碑,其市值一度超过500亿美元(约合371亿英镑)。在爆雷之前,恆大依靠庞大的债务推动了迅猛的扩张。
专家表示,摘牌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可逆转。
政治风险谘询公司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中国区总监王丹表示:“一旦被摘牌,就不会再回来了。”
如今,恆大最为人知的是其如何在持续数年的危机中拖累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恆大的死亡
几年前,恆大集团曾是中国经济奇蹟的耀眼代表。
其创始人兼董事长许家印出身中国农村,凭藉自身努力在2017年登上福布斯(Forbes)亚洲富豪榜首。
他的财富从2017年估计的450亿美元暴跌至不到10亿美元,其身败名裂的过程和他的公司一样富有戏剧性。
2024年3月,许家印因公司夸大收入达780亿美元被罚款650万美元,并终身禁止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清算人也在研究是否能从许家印的个人财产中为债权人追回资金。
在崩盘时,恆大在中国280个城市有约1300个项目正在开发。
其庞大的业务版图还包括一家电动车制造商,以及中国最成功的足球队——广州足球俱乐部(Guangzhou FC),该队因未能偿还足够债务而于今年早些时候被撤销足球联赛准入资格。

恆大集团曾拥有中国最成功的足球俱乐部。 [AFP via Getty Images]
恆大依靠3000亿美元(约合2220亿英镑)的借款建立帝国,因此被称为“全球负债最多的房地产开发商”。
2020年,北京出台新规限制大型开发商的借贷能力,恆大的问题由此开始。
新措施迫使恆大以大幅折扣出售房产,以确保资金流入维持运营。
由于难以支付利息,公司很快就对部分海外债务违约。
经过多年法律纠纷,香港高等法院于2024年1月下令对该公司进行清算。
自法院下令后,恆大股票即被暂停交易,面临摘牌威胁。
至那个时候,公司危机已使其市值蒸发逾99%。
清算令的颁布,是因为公司无法提出可行方案来削减数十亿美元的海外负债。
本月早些时候,清算人披露恆大目前的债务为450亿美元,而迄今仅出售了价值2.55亿美元的资产。他们还表示,全面重组业务“可能无法实现”。
王丹表示:“现在的摘牌虽然具有象徵意义,但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杜克大学的乔仕彤教授表示,接下来只剩下债权人能拿回多少钱的问题。
下一场清算听证会预计将于9月进行。
中国经济受到的影响
中国面临多项重大挑战,包括美国总统川普的关税政策、地方政府高额债务、消费疲弱、失业问题以及人口老龄化。
但专家表示,恆大的崩盘以及其他开发商面临的严重问题对中国打击最大。
王丹指出:“房地产低迷是经济最大的拖累,也是消费受抑的根本原因。”

恆大集团主席许家印曾是亚洲首富。 [Getty Images]
这尤其令人担忧,因为房地产行业曾占中国经济的三分之一,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
“我认为中国尚未找到能以类似规模支撑经济的替代方案。”乔仕彤说。
金融市场研究平台Bondsupermart的陈家朗(Jackson Chan)表示,房地产危机导致负债累累的开发商“大规模裁员”。
他说,很多仍在职的房地产从业者也遭遇大幅减薪。
危机也对很多家庭造成重大影响,因为他们往往将储蓄投入房地产。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加西亚-赫雷罗(Alicia Garcia-Herrero)指出,房价下跌至少30%,导致许多中国家庭的储蓄贬值。
她说,这使得他们更不愿意消费和投资。
作为回应,北京此后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振兴楼市、刺激消费和推动整体经济。
这些措施包括帮助首次购房者、支持股市、鼓励购买电动车和家电等。
儘管北京已向经济注入数千亿美元资金,中国曾经火热的经济增速目标已放缓至“5%左右”。
虽然对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说这已是令人满意的增速,但对于曾在2010年实现年增长超过10%的中国而言,这显得相当缓慢。
房地产危机到头了吗?
简而言之,可能还没有。
就在恆大仍佔据头条的时候,另外几家中国房地产企业也仍然面临著重大挑战。
本月较早前,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被香港高等法院下令清算,成为继恆大之后最大一家被强制清算的开发商。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房地产巨头碧桂园仍在努力与债权人达成协议,试图免除逾140亿美元的海外债务。
在多次延期后,其下一场香港高等法院清算听证会预计将于2026年1月举行。
乔仕彤表示:“整个房地产行业都陷入困境,更多中国房企将会倒下。”

专家表示,恆大股票被香港股市摘牌是不可避免的。 [AFP via Getty Images]
儘管中国政府已採取多项措施稳定楼市和支持整体经济,但并未直接出手救助开发商。
陈家朗表示,这些举措似乎对楼市产生了积极影响:“我们认为底部已经出现,并将缓慢复甦。但是,我们不认为复甦会非常强劲。”
华尔街投资巨头高盛(Goldman Sachs)在6月曾警告,中国楼价将持续下跌至2027年。
王丹也表示认同,并估计中国受创的楼市将在约两年后“触底”,届时需求终将赶上供应。
但是,加西亚-赫雷罗以更严峻的语气表示:“目前看不到真正的曙光。”
王丹补充说,北京已明确表示“不会救助房地产行业”。
中国政府一直谨慎避免採取可能鼓励高负债行业进一步冒险的措施。
在楼市繁荣时期,房地产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如今中国共产党的重心已转向其他领域。
习近平主席如今更专注于高科技产业,如可再生能源、电动车和机器人技术。
如王丹所总结的:“中国正处于向新发展时代深度转型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