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这一“移民捷径”越来越难!通过率却创新低

Source

曾经,这是一条移民新西兰的“便捷通道”,如今,大门正在关上。

01

庇护申请激增,通过率却新低

根据Stuff获得的移民局数据,2014-15年度,新西兰共收到328份庇护申请。

而到了2023-24年度,申请人数飙升至2345份,是10年前的8倍,是前一年的3倍多,刷新历史纪录。

尽管2024-25年度申请人数降至1774份,但这个数字仍远高于疫情之前。

但值得注意的是,获批率却在持续下滑。

2014-15年度,被处理的285份申请,有100人被批准留下,通过率达到35%。

在当前2024-25年度,截至目前已有728份申请被审理,其中仅142份被批准,通过率仅为19.5%——为近十年来最低。

移民局难民身份组代理主管Erin Harper解释,难民增加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所体现。

但新西兰的增幅尤其与印度和中国游客有关,很多人以旅游签证入境后,转而申请庇护。

与此同时,一些现象也引起了官方警觉。

例如,越来越多的申请者在未完成审理前主动撤回申请,这类申请同样计入“拒绝”。

而撤回数量自疫情以来大幅上升,被认为是“庇护通道被利用”的一个信号。

02

“很多人不在乎能不能通过”

申请了又撤回,这是什么操作呢?

要在新西兰获得难民身份,申请人必须证明自己如果回国,将面临严重伤害——比如迫害或人权侵害。

但事实上,很多申请人并不在乎自己能不能通过,只是利用庇护申请来“过渡”。

比如有的人被拒签工作签证,就通过申请新西兰庇护来拖延时间,继续留在新西兰。

按照规定,申请庇护后需要听证,这个等待期间可以合法就业。

由于申请激增,等待审理可能需要好几年。

于是申请人在这期间积累工作经验,成功申请工作签证,然后撤回庇护申请。

还有人申请庇护是为了政府福利。

因为一旦跨过了庇护申请门槛,在等待审理期间,这些人就已经享有了“准国民待遇”。

庇护申请者比一般移民更加优待,政府会给福利和食品券。

图源:RNZ

拿着长期工签,他们的小孩可以到当地学校念书。

申请庇护后,如果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还可以向新西兰工作与收入局 (WINZ) 申请经济援助。

新西兰移民部长Erica Stanford曾表示,新西兰给寻求庇护者提供的工作签证就像是一张“黄金门票”,吸引他们前往新西兰。

对比一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这5国对待庇护申请的区别就会发现,新西兰“格外宽松”。

网上甚至有人教授如何利用这一漏洞,“申请庇护是进入新西兰的捷径。”

03

拒绝给中国免签,加强筛选

Erica Stanford表示,政府正在研究如何减少寻求庇护者的数量。

“首先要阻止这些人抵达新西兰,因为许多庇护申请——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虚假的申请,是不可能被批准的。”

不久前,面对奥克兰市长两次三番提出的“给中国免签”,Stanford明确拒绝了。

她回应道:“中国一直是新西兰难民申请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我目前不计划重新评估中国游客的签证政策。”

不仅如此,移民局还进一步提高了申请新西兰旅游签证的门槛。

新西兰移民局一份简报中建议,对来自某些国家的签证申请,采取额外的审查。

其中提到,对中国的访客签证申请采取需附带经过认证的英文翻译的措施。

这一政策可帮助“筛查”可能的庇护申请。

Stanford对寻求庇护者的态度是,“我们绝对不能轻易放进。”

04

中国籍假难民被取消居留

不仅是严查庇护申请,移民局庇护成功案例也会进行审查,一旦发现造假,依然会取消难民身份。

去年,媒体就曝光了一个“庇护申请打假”的真实案例。

一名37岁的中国籍男子在2016年申请新西兰庇护,声称自己曾因参与非公开的教会活动被拘留。

他说自己不能返回中国,因为有被起诉的风险。

然而,在拿到身份两个月之后,他就返回中国,并逗留了7周。

其后,这名男子在新西兰留下了一连串污点。

2019年他因故意伤害和威胁杀人/重伤他人罪被定罪,此后又被控接受非法赃物罪。

“2020年,新西兰难民身份部门获悉,新西兰一所高等院校的布告栏上贴出了一张简体中文告示,告示上的人称自己是一名男性永久居民,33岁,愿意通过'商婚'担保一名女性移民。”

这个中文广告商的电话号码,正是这名男子申请时的电话。

这一次,新西兰当局公布了相关文件,并用充分证据来证明该男子在利用新西兰的庇护制度。

对此,新西兰难民身份部门决定,取消了他的难民身份认定。

未来一段时间,新西兰的“庇护打假”应该不会放松。

想通过庇护这条路留在新西兰,会越来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