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举行2025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圳金融运行有关情况。深圳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巩固,全域支付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打造跨境金融服务标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2025年一季度,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力支持深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信贷总量平稳增长,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97万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81万亿元,存款、贷款一季度增量均超过3000亿元。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潘婷 摄
截至一季度末,制造业贷款余额1.26万亿元
一季度,深圳市银行业机构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截至一季度末,深圳市制造业贷款余额1.2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12.8%,较上年末提升0.6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0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19.3%,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整体增速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强化利率政策执行,推动金融机构加强利率自律管理,提升自主理性定价能力,兼顾银行业稳健经营和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为促消费、扩投资创造有利的利率环境。2025年3月,深圳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79%,同比下降0.71个百分点。
在深圳市委、市政府支持下,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牵头出台深圳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实施方案,强化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配合,完善“1+5”精细化政策框架。一季度末,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23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1.27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0万亿元,居全国各城市前列。
深圳辖内银行已为港人代理见证开户超40万户
2025年1月至4月7日,经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大幅增长,达6950万人次,同比增长15%。其中,外籍人员168万人次,同比增长41%。
面对持续增加的外籍人员来深支付需求,深圳着力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区,以优化支付服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相关经验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32条创新举措及典型经验之一,获全国推广。2025年1至3月,外籍人员在深非现金支付交易笔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8.09%、34.74%。
此外,深圳市持续推广港人代理见证业务。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近期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新增3家银行开展代理见证业务,目前共有8家银行的近400家香港见证银行网点可办理该业务。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辖内银行已为港人代理见证开户超40万户,累计交易近320亿元,占大湾区九成。
“跨境理财通”收付金额占大湾区近五成
在跨境金融服务方面,深圳深化政银企协同,打造跨境金融服务标杆。
2024年2月,深圳市辖内实施高水平试点政策,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辖内超1500家企业享受便利化政策红利,业务规模超1400亿美元。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拓展银行跨境电商结算渠道,支持外综服企业代办跨境电商出口收汇。截至2025年3月末,累计服务21万家企业,业务规模529亿美元。
此外,“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优化升级,更好地满足了大湾区居民多样化的投资需求。自“跨境理财通”2.0落地以来,深圳银行新增个人投资者2.7万名,跨境收付合计420亿元,较1.0时代增长超6倍,占大湾区的比重近五成。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潘婷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