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其他国家的政策改变,
越来越多的印度留学生,
将会涌入澳洲!
别的国家都在想办法收紧政策,
唯有澳洲对印度学生敞开大门...
印度人也是不断利用政策,
拼命带着一家人留在澳洲,
还和华人抢工作!
#01:
受英美政策影响
印度学生集体选择澳洲
最新报道称,政策风向的转变正悄然改写着全球留学生们的求学目的地选择。
美国和英国等传统留学热门国家,纷纷对国际学生及毕业后工作政策进行收紧,将众多印度学生再次推向了澳洲。
图片来源:小红书@ thehindu.com
美国方面,政府一系列操作,让留学之路布满阴霾。先是暂停学生签证预约,紧接着又是检查申请人社交媒体账户,查找所谓 “反美” 情绪。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对现有学生签证持有者也毫不留情,严厉打击,还大幅削减大学资金。
而在英国,也有新政策出台。今年5月12日,英国工党政府发布了一份名为《恢复对移民系统的控制》的白皮书,政府表示,将加强对留学院校招收国际学生的要求,目的是防止学生签证被滥用。
不仅如此,政府还打算 “将毕业生在毕业后留在英国的期限缩短至18个月”。
种种政策之下,越来越多的印度人选择政策更加友好的澳洲。
图片来源:小红书@ BrodyM
澳大利亚政府教育部的数据显示,从2003年至2024年,印度学生在澳大利亚大学的国际学生入学率中稳居第二。
在 2024 年,印度学生人数高达139,038名,占澳大利亚大学外国学生入学人数的20.24%,创下历史新高。
澳洲之所以对印度学生愈发具有吸引力,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他国家的限制性政策、澳大利亚大学的全球排名高、学生安全和自由的毕业后工作制度等因素也使澳大利亚成为比其他目的地更吸引印度学生的选择。
在澳洲,印度学生,相比大多数其他国际学生,他们有自己的一套门路,钻各种政策空子留下来。
澳洲不仅不出手管理,甚至为他们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政策。
总理Anthony Albanese与印度总理Narendra Modi于2023年5月签署的澳大利亚-印度移民和流动性伙伴关系协议,为更多的印度学生、毕业生及早期职业专业人士打开了大门,推动了印度学生的激增。
图片来源:thehindu.com
该协议允许印度人申请五年学生签证,没有学习人数限制,且毕业生可以申请在澳大利亚工作长达八年,无需签证担保。
阿尔巴尼斯政府还签署了《学历互认机制》,该机制涵盖了包括学位和文凭在内的一系列教育学历,这意味着澳大利亚将承认印度的职业教育和大学毕业生 "持有"澳大利亚学历资格框架(AQF)的 "同等"学历,以用于高等教育入学和一般就业。
在英国美国都在收紧留学生毕业后的政策,防止签证滥用的国际环境下,澳洲虽然嚷着要限制移民,对印度学生依旧是敞开大门。
于是,澳洲的印度人越来越多,一人来澳,连带着一整个家族都过来陪读!
#02:
一人来澳带一家
印度人拿PR路子够“野”
数据显示,已有超过12万名外国学生亲属凭借特殊签证入境澳大利亚,其中五分之一的人并未参与任何教育活动。
图片来源:theaustralian.com.au
与留学生亲属相关的“次要学生签证”(Student Visa Subclass 500 Secondary Applicant)制度被人们关注以后,数以万计的所谓secondary student visas获得者因为亲属或配偶在澳大利亚学习,有机会在澳洲生活。
这类签证是学生签证(500类签证)持有人的配偶、非事实伴侣或受抚养子女所能获得的签证类型。
内政部数据显示,每月有近9000人持该签证入境。
因为这个签证的存在,周围有太多拖家带口来澳洲的例子,尤其是印度人!
不少华人网友都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周边朋友同事的经历,不少人都是一个人来澳,然后拖家带口。
印度人最为典型,经常发生这种情况,被网友戏称为“印度人压缩包”!
印度人.zip
都是印度压缩包
印度人一个人来上tafe,4个陪读的
我有两个印度同事就是一人签证全家来
虽然家人想要团聚的需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得不说,如果大家都这样拖家带口,真的有点离谱......
目前,移民人数大幅超出目标,很难说和这部分人没有关系......
除了利用这类签证之外,印度人拿PR的路子,也是让人意想不到的“野”。
他们只关注课程是否通过职业评估认证,不在乎学校排名,专门选择课程设置灵活、允许长假工作的院校。
专业选择上也高度务实,首选IT,护理,幼教等热门移民专业,学术困难者转向厨师、木工等技工类。
相比中国留学生会选择首府城市就读,印度人偏爱政策优惠地区(西澳、南澳、塔州),一个家族成员先定居,再通过加分政策带其他亲属。
此外,他们还会根据签证政策积极的调整行为,比如在学习间隙持续工作积累经验配偶积极申请陪读签证并工作等等。
#03:
大批在澳华人被裁
岗位全流向印度
不仅一走进校园到处都是印度人,毕业之后印度人还要跟华人移民甚至本地居民抢工作!
近年来,澳大利亚经济持续面临通胀压力与用工成本上涨的双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包括金融、IT、政府服务在内的多个领域掀起业务外包浪潮。
大批华人被裁,而印度却凭借低廉人力成本成为最大赢家!
近日,就有华人发帖表示,发现“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同学都被裁员了,因为工作都搬去印度了。”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远山如黛
而评论区大批在澳网友现身说法,真的是这样!
银行、制造业、政府项目…各行各业都是一样的情况。
连澳洲医保卡开卡处理软件和客服中心也由印度团队接管,体验感极差。
且就算有本土岗,也被大批生活在澳洲的印度人占据。
最让大家不满的是,在大批工作岗位流向印度或被印度人取代后,明显感受到服务质量变差,工作配合难度也加大。
图片来源:theguardian.com
一位曾与印度团队合作的在澳华人员工吐槽:
很多印度的同事动不动就请假玩消失,比如说周二假日的话周一就会有一堆人集体生病。 甚至有个人在半年之内家里人全都生了一次病,这个月爷爷去世了,下个月弟弟车祸了,再过两周妈妈从楼梯摔下来了。
类似的抱怨在职场中并不罕见,尤其是涉及工作质量时,不少人甚至总结称,印度人的能力基本都是靠吹牛,根本没什么真本事。
那么既然很多人都对印度外包的工作质量表示担忧,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企业选择将工作交由他们处理?
其实,大多数企业选择印度的核心逻辑并非出于全球化布局,而是赤裸裸的成本考量。
一位网友算了一笔账:
我们公司付给印度团队月薪5000刀,包含3名开发+1名经理,而澳洲连半个开发都雇不起。
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甚至有公司发现:澳洲一个人的工资,可以换来印度四个人。
某跨国企业员工透露,印度团队甚至免费干!
这种悬殊的价差推动企业疯狂外包,即便管理层深知可能面临效率风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省下来的成本,实际可能是纳税人来背负。
最近,联邦银行在印度扩招还引发了不小的争议。银行称澳缺技术人才,而议员怒斥政策纵容企业外包、免税支付海外员工,称这是“出卖澳大利亚”。
最后
明知印度留学生和非法中介,
有这么多钻政策空子移民的行为,
澳洲却依旧敞开大门欢迎印度留学生,
让人无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