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近日,五角大楼的诸多举动引人关注。
8月下旬,它下发招标文件,35年来首次计划购买钴,这是一种对军工产品极为重要的矿产资源。
7月中旬,五角大楼前顾问道格拉斯·麦格雷戈警告称,美国用于防御和进攻的导弹库存仅够维持约8天,不然就得打核战。
7月初,五角大楼突然对外宣布因库存不足,将暂停向乌克兰运送部分武器,美媒也纷纷报道,大肆渲染,让美国政界及其欧洲盟友大为震惊。这轮番举动让外界好奇,美军的弹药库存到底怎么了?
最近几天,特朗普又抛出了他军援乌克兰的新方案。
8月18日,泽连斯基携多名欧洲领导人迅速造访白宫,这场本应该作为改写俄乌走向关键节点的会议,实则成果寥寥。最大的成果是乐于用“交易”解决问题的特朗普,再次敲定了一桩大买卖。泽连斯基向华盛顿和其欧洲盟友递交了一份计划。乌克兰提议在欧洲国家资助下购买价值1000亿美元的美制武器,以换取美方对乌的安全保障。美乌还将另签500亿美元无人机合作生产协议。
五角大楼武器库存够不够暂且未知,但这并不影响特朗普卖武器。
军事专家 曹卫东:
特朗普乐见此状,可继续军售,但武器装备要收回成本。他当泽连斯基面称,拜登无偿提供军火是腐败,是浪费美国财产,而现在自己卖武器才符合美国利益。
湖南师范大学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滕建群:
此外,特朗普想借此将负担转嫁给欧洲,让欧洲当“接盘侠”。乌克兰极大消耗了美国战略储备,尤其是武器弹药,所以特朗普希望放宽对乌弹药补充,以经商模式运作这场冲突。
然而就在一个月前,五角大楼在军援乌克兰问题上与特朗普口径不一致,双方还因此陷入一场“罗生门”。7月1日,五角大楼突然宣布暂停部分对乌军事援助,引发外界震动。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一决定在宣布之前并未提前知会白宫。不仅乌克兰、欧洲盟友和美国国务院感到震惊,据美国媒体报道,就连特朗普也被这则消息“打了个措手不及”。
五角大楼为何会突然曝出这一消息?
据CNN报道,彼时以色列和伊朗在交火,特朗普为确保中东美军有足够武器自卫,便要求美防长赫格塞思向他提供一份美国武器库存的评估。不过,知情人士称,特朗普并未明确指示赫格塞思切断对乌克兰部分武器供应。随后出于对美国军方库存的担忧,赫格塞思下令暂停向乌克兰运送导弹和弹药。
此事持续发酵数日,直到7月7日,特朗普才公开宣布将向乌克兰运送更多武器。7月8日,当被问及是否曾批准暂停对乌军部分军援时,特朗普拒不承认。
特朗普的回应,使这一事件看起来像是一场乌龙。
Part.2
尽管美国恢复了对乌克兰的防御性武器援助,但此举并未打消外界对于五角大楼武器库存是否已捉襟见肘的猜测。
7月2日,美国国防部首席发言人肖恩·帕内尔在记者会上回应了此事,“美军拥有在全世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作战并取得胜利所需的一切。”
虽然五角大楼已经出来“辟谣”,但外媒仍在不断曝光五角大楼的武器库存危机。
美媒《防务新闻》网站8月19日举例称,美国陆军的“萨德”反导系统拦截导弹的库存“低得令人无法接受”,可能使美军在未来的大规模冲突中“变得脆弱”。英媒《卫报》7月8日称,美国仅拥有五角大楼军事计划所需“爱国者”导弹拦截器的25%。
不仅是西方媒体唱衰,五角大楼前顾问、美国陆军退役上校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社交平台X上发了一篇帖子,呼吁美国停止向他国供应武器。他称,美国用于防御和进攻的导弹库存仅够维持约8天,此后将不得不使用核武器。特朗普需要知道美国的导弹库存到底有多低。
但美国官方尚未对此言论予以回应。
军事专家 曹卫东:
有两个意图,首要的是为特朗普总统的国防战略及其2026财年的国防规划服务。特朗普入主白宫前曾宣称要削减国防经费,但上台后却主张增加,理由是当前面临的威胁加剧,对手既多且强,不增加国防经费难以应对。
一方面是为增加国防经费做铺垫,另一方面,售卖军火一直是特朗普的强项。
今年特朗普第二任期首次中东行,美国与沙特签署了史上最高金额的一项军火销售协议,价值近1420亿美元。卡塔尔从美国购买了价值近20亿美元的MQ-9B武装无人机以及价值约10亿美元的反无人机武器系统等。与印度关税摩擦后,特朗普转身与巴基斯坦展开防务合作,巴基斯坦还获得了美国“骨折价”6.99亿美元出售的F-16V战机及配套维护。
特朗普还在白宫与泽连斯基共同会见记者时,为美国武器“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打起了广告。
一套完整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通常包括数台发射车、雷达车、作战控制车、发电车、反导拦截弹等,整套系统造价超过10亿美元。
美联社指出,虽然美国拥有的“爱国者”导弹总数尚不清楚,但完整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数量极其有限,以至于将一套系统部署到新地点通常意味着需要从其它地方调取。今年1月还有美媒报道称,美国从以色列向乌克兰运送数十枚“爱国者”防空拦截导弹。
尽管如此,也不妨碍特朗普极力“推销”要卖了它。
军事专家 曹卫东:
泽连斯基为保国家安全,要求美国再提供十几部“爱国者”导弹,美国却只能满足一半需求,看似“吝啬”,实则或因产能有限,或虽然有能力制造,却不愿全提供给乌克兰。目前情况和五角大楼武器库存无直接关联,给钱就能持续生产,不给钱库存就马上见底,弹药库存如猴皮筋般伸缩,全为配合美国总统言论及政策服务。
近日,特朗普卖给泽连斯基的三千多枚“增程攻击弹药”预计在6周内运抵乌克兰。这一军事援助的总金额为8.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由欧洲国家提供。
“增程攻击弹药”系统导弹的射程为约为240至450公里。这意味着,乌克兰可能需要获得五角大楼的批准才能在作战行动中使用这些导弹。
Part.3
外界对于五角大楼武器库存情况传闻不断。
显然,在俄乌和中东这两个战场,武器被大量消耗。
在乌克兰战场,美联社称,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已向基辅提供了超过670亿美元的武器和安全援助。这些援助包括超过5亿发子弹和手榴弹、31辆“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超过300万发155毫米火炮以及超过5000辆悍马。此外,美国还提供了数十架关键的无人机和无人机防御系统。外媒《周刊》指出,乌克兰在2022年仅用八周就消耗掉了美国库存一年的155毫米火炮。
在中东战场,6月,在美国空袭伊朗核设施后,伊朗使用弹道导弹袭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美军动用数十枚“爱国者”防空导弹成功实施了拦截。而在以色列和伊朗12天的攻防战期间,《防务新闻》网站称美军“萨德”反导系统消耗了库存近四分之一的拦截导弹数量。
美国海军在与也门胡塞武装看似“不起眼”的红海攻防战中,也极大地消耗了弹药。美国发射125枚“战斧”和155枚标准导弹,只为拦截胡塞武装的廉价无人机。美联社引用美国一名研究员的话称,2024年1月,美军单日向胡塞武装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数量,就超过了美国海军前一年采购的总数。
湖南师范大学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滕建群:
打击胡塞武装时,用七八十万美元一枚的“战斧”导弹对付可能不到1万美元的吉普车,费效比极不划算且效果不佳。美军作战原则是靠远程打击后撤离,确保士兵安全。因此,在中东,无论是打伊拉克、2011年打利比亚,还是近期对胡塞武装盘踞的荷台达等地的打击,美军都采用这种远程打击方式,但高高在上打得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Part.4
为了应对俄乌和中东战场的武器消耗,美国军工企业已经在加速生产。
美国国防公司正以创纪录的速度生产“爱国者”拦截导弹,美联社称,“爱国者”导弹的生产率已经从俄乌冲突前每月生产21枚,增加至每月生产48枚。其它对乌克兰至关重要的武器,如“海马斯”火箭炮系统的产量,也已经从俄乌冲突前每月5枚产量,增加至现在每月8枚产量。
尽管国防公司正快马加鞭地赶制武器,但似乎补库存是件难事。“动力”网站“战区”频道称,补充武器库需要很多年甚至几十年,而不仅仅是几个月的时间,还需要巨额资金。
比如在以伊12天冲突中消耗的“萨德”拦截导弹,五角大楼大约需要4年时间才能补充。美军平均每月都会发射数十枚“标准”系列防空导弹应对中东地区的局部冲突,而负责生产的雷神技术公司年产能只有“几百枚”,而且这些产品并非悉数供应给五角大楼,因为至少还有14个盟国排队购买“标准”系列导弹。
军事专家 曹卫东:
美国五角大楼武器库存是否充足是个变量,因其战略是全球部署与前沿威慑。当前战略是打赢一场战争并遏制另一场,而非冷战时期能够同时应对两场大规模战争,库存是按此准备的。但打赢的对象不同——是和世界大国如俄罗斯、中等军事强国如伊朗,还是游击队组织如阿富汗塔利班——战争规模会大不相同,所以库存弹药是否充足难以确定。
五角大楼武器库存能否持续对乌克兰战场进行支持,似乎也正成为一个“变量”。
俄乌首脑峰会仍未能达成,前线压力迫使泽连斯基不得不继续寻求新的武器支援。但美媒认为,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先进武器的“生命线”,将不再像以往那样重要。
与此同时,外媒把美军弹药在俄乌和中东战场消耗的担忧,扩展到更广地域。它们不断渲染地区竞争,设立“假想敌”。美媒《战区》称,美军高层担忧这些导弹的消耗,会“蚕食”为未来潜在的战争而储备的关键弹药库存。
美国部分官员也在强调美军库存危机。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表示,美国向乌克兰和以色列输送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武器装备,正在削弱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实力。
湖南师范大学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滕建群:
美国智库观点仅是一个方面和角度,没有考虑美国强大的军工产能。自二战后,无论是越南战争、朝鲜战争,还是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都没有对美国弹药储备造成过大的压力。如今智库研究多着眼于未来大规模或全面冲突,美国能否持久作战。从军事战略看,美在西太平洋地区动作频频,在新加坡、菲律宾、日本、韩国等地布局,所谓“弹药库空”不过是其争取投资、扩充军备的宣传手段。
五角大楼的武器在全球三大热点地区针对性部署,各司其职:在俄乌战场支撑消耗,在中东地区维持威慑,在印太前沿巩固布局。
全球地缘博弈,日趋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