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年轻人用咖啡“续命”!原来是这么续的?(组图)

Source


这届通(躺)透(平)了的打工人,悟了一个人生准则:工作的事都是小事,自己的身体最重要。周一牛马日一到,同事群里新一周的讨论话题,逃不开经典开场:今天用啥续命?

精神状态全凭各种咖啡吊着的年轻人,发明了“遛弯儿买瑞幸20分钟”效应,严格贯彻“早C晚A,下午再来点T”和“充咖五分钟,上班四小时”的理念,一天下来,办公桌上摆满各色杯杯瓶瓶。

不过,这届年轻人玩的“续命”可比前辈们高级多了,除了灌饮料续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都在更好地养自己——



曾经,初入职场、以高能量为傲的年轻人,恨不得一天能有48小时:白天,在公司加班到十点,还要去蹦个迪,期待着摇个头儿就把ppt给甩干净了;回到家又继续熬夜肝材料,为了赶第二天“客户(or领导)上班前”的deadline……

而熬多了大夜的年轻人,往往发现,还没挣到中年人拿的薪水,就已经先继承中年人的体检报告了:脆弱的肠胃,嘎嘣脆的颈椎,长时间盯电脑屏幕所赐予的干眼……

鉴于健康状况可能还赶不上公园里抽鞭子、绕单杠的大爷大妈,年轻人发现,与其卷工作,不如先卷自己的健康。续命,也因此有了新的释义:不再争一朝一夕,而是真正开始深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主打一个“四两拨千斤”,用自然的健康态度化解身体遇到的难题:

曾经无辣不欢的那群人,开始学着爸妈整起了“生活化减脂”:一天三顿白人饭的减脂狠人学不来,那就学着用蒸菜找到口味和健康中间的平衡;来不及每天做饭,就提前在周末,为自己做好“预制菜”,解决下一周的健康口粮。



打工人们,纷纷开始生活化减脂。图源@森森

利用碎片化时间回血,也成了新的职场健康管理法则:午休gap去公司楼下公园“接头”,长椅上闭目养神十分钟、围着树转两圈,身体和情绪都能迅速回弹。周末则去公园草坪晒背、唠嗑,和大爷大妈一起“回归自然”,找回真实的能量感。

而在形形色色的年轻人续命大法里,总能看到瑞幸的身影——清晨来一杯冰美式,大脑开机有了“润滑剂”,唤醒新的一天;哪天要是吃得有点多了,靠咖啡也能完成液断,减轻身体的负担。



牛马们用瑞幸“充电”。图源@一杯冰美式

当代职场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咖啡体质",将咖啡因摄入科学融入生活节律:上午用拿铁唤醒工作状态,午后来杯充满馥郁花香的耶加雪菲点缀生活美学,运动前则借助美式的燃脂功效开启暴汗模式。这种从每日一杯到一日数杯的渐进式摄取,既吻合了人体皮质醇波动周期,又通过促进多巴胺分泌为身心注入活力,堪称现代职场能量管理的艺术化实践典范。



如今,把目光投向不同城市的打工人,总能从他们生活的不同切面里,找到他们偷偷用咖啡续命的身影。

北漂10年,在大厂工作满5年了的小署,最近开始加入减脂大军了。每天早上匆匆起床加入西二旗地铁人流的他,一到工位,就开始准备上午的汇报,一通操作下来,往往忙得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午饭随便在座位上扒拉一口外卖,晚上10点下班回家才习惯来点夜宵弥补自己。就这样,他在入职后的几年里重了二三十斤,“人跟吹气一样胖了起来”。直到看到体检报告上的数字,他猛然意识到,必须把减重提上日程了。



工作压力,是体重增加的诱因

他尝试过无数种减肥法:今天16+8,明天碳循环,什么哥本哈根、杜坎,奇奇怪怪的名词也学了不少,隔了一段时间感觉难以坚持后,又换成温和的生活化减脂。当然,方法再多,还是总一夜回到解放前——“饭是按时按点吃完了,但压力大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吃零食”。

最近,开始把晚饭的时间空出来在园区里规律运动的小署,还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咖啡液断法”——在楼下瑞幸来杯咖啡替代早饭的豆浆和下午茶。“早上来一杯椰青冰萃美式,既补充能量电解质又清口,下午再续一杯橙C美式,既提神又能压住嘴馋。”一天两杯咖啡,成为了小署下午工作的“液体电池”,也给了在他繁忙的工作日常中,为数不多的自我掌控感。



咖啡成了年轻人的液体电池。图源@周晓清

和每天工时10小时起步的小暑不同,在成都车企工作的小酱,下班后有大把时间可以玩户外。飞盘、骑行到橄榄球样样精通的她,最近几年还爱上了跑马,热衷于参加各类赛事,工作日直接穿着运动衣上班的她,一到下班就准时到天府绿道“报到”,趁着天还没黑,开始日常训练。

从去年开始,小酱在跑友群发现了“新装备”——咖啡。瑞幸百卡冰咖柠C美式,成了她“随时随地重启状态”的小工具。“有时候训练还没开始就已经乏了,但喝了咖啡,心率会慢慢上到一个水准,等跑起来,完全感觉不到累了”。

而上海外企打工人Amy的日常,是带着灌满咖啡的Stanley杯子出入瑜伽普拉提的工作室。

以前,她和小署一样,走过不少减脂的弯路,人是瘦了,但不健康的减肥方法反而搞得体质很差,隔三差五就生病。今年,她不再执着于身体的维度,而转向于身体的实际感受。今年,入坑瑜伽的她,晚饭时间就去上课,还从老师那学到了很多健康知识,比如“咖啡中的咖啡因、多酚类物质(如绿原酸),在和牛奶等物质结合时,能减轻身体氧化应激反应,减少慢性炎症、改善心血管健康。”



瑜伽成了Amy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一环    

她还看到资料说,咖啡中的多酚不仅能延缓皮肤衰老,还能促进皮肤健康;学着某书上的攻略,Amy给自己安排了“运动+咖啡”的加持版小仪式:运动后一杯咖啡、一把坚果、再加两块黑巧,运动、代谢、抗氧化一举三得,护肤都省心了。

不论生活在哪个城市,也不论从事何种职业,这届年轻人与过去相比,显然对健康管理有了升级版本的认知。虽然他们的方法未必适用于所有人,但健康生活方式的本质在于构建基于自我认知的个性化健康哲学——在尊重生理差异性的前提下,以科学规律为框架,用身心舒适度作为校准工具,最终实现可持续的良性生命状态。

但不管如何,咖啡,已然悄悄变成了Z世代的健康搭子。



如今的年轻人都清楚,“上班不养生,赚钱就得养医生”。与其深受“脆皮”之苦,不如给自己开几味良方。猛灌咖啡的那些人,钟情的不仅仅是不同风味,更是在其中找到了一条维持健康的明晰路径。

2024年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上发布的《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人均年饮用咖啡数16.74杯;在一些核心城市如北京、上海,人均咖啡饮用杯数更多。而咖啡在人们日常扮演的角色,也正从最初提振精神的工作伴侣,演化成了当下健康的好搭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咖啡不只是一种饮品,更承载了一种生活方式。在内卷、内耗等诸多压力的夹击之下,年轻人终于意识到,健身也好,维持体重也罢,咖啡其实已经成了宠自己、关照自我的代名词。



咖啡承载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图源@崽崽wa

在这样的趋势下,瑞幸也正以独有的实践,进入年轻人对健康的塑造进程之中。爱跑马的小酱对此就深有感受,“遍地都是的瑞幸门店,让喝咖啡成了随时随地的事情,无论在哪里开跑,都能获得这份健康‘助燃剂’。”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随时能买到对他们构建健康生活很重要,今年一季度末,瑞幸门店已超24000家。

瑞幸对年轻人健康的助力,也不只体现在其便利性方面。为契合年轻人追求无负担的健康生活方式,瑞幸在本月初开启了“百卡冰咖季”,在夏日即将到来之际,橙C美式、柠C美式、椰青冰萃美式等明星产品重磅回归。这一次,瑞幸还开启了“干净配方工程”;百卡冰咖意在将健康化为可视化的数据,消除人们在热量方面的负担,干净配方则是在原料上力求纯净,做到非必要不添加。



瑞幸开启百卡冰咖季

如今,喝下一杯瑞幸咖啡,能直观地通过看到摄入多少热量和营养物质,感知到它对自己身体的裨益。在原料、配方和功能性上下功夫的瑞幸,持续为年轻人提供着健康的选择:比如对乳糖不耐受人群友好的燕麦拿铁、生椰拿铁,富含VC的柚C美式等系列。

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这种“喝得明明白白”的体验,恰好击中了他们对健康管理的刚需。

当健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大目标,而是成为每一口都可视化的生活选择,瑞幸用一杯杯咖啡,把舒适且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步步落地变成了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小确幸。

Ending:

对这届年轻人来说,健康不是苦哈哈的自律修行,也不是盲目追求“轻松躺平”的借口,而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到刚刚好。喝咖啡,从提神续命,到健康伴侣,正是这样一种“用微小选择,换来日常掌控感”的生活哲学。



咖啡中,蕴含着年轻人的生活哲学

瑞幸,则把这件事变得更简单了些——把健康生活的门槛降下来,把选择的主动权交回去;把咖啡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续命的同时,生活,也续上了。

用刚刚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或许,就是年轻人新的生活选择。

【今日话题】

日常续命,你最爱喝的咖啡是哪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