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当选,“强硬”对中美都无效

Source

  来源:直新闻

  日本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在10月4日举行的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由此成为自民党首位女总裁,并有望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的外交政策颇受外界关注,她曾在竞选中多次强调强化日美同盟,并主张深化日美韩多边安全合作,但另一方面她也强硬表示不排除与美国重新进行关税谈判。这是否意味着她在寻求日本更大的战略自主性?本就复杂的中日关系又将面临哪些新挑战?直新闻邀请东京特约观察员毛峰、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进行深入分析。

10月4日,高市早苗在日本东京自民党总部进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投票。 10月4日,高市早苗在日本东京自民党总部进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投票。

  高市早苗竞选主张凸显民族主义基调,学者警示地区稳定风险

  高市早苗胜选后,于4日傍晚召开记者会,她表示将会给自民党带来改变,恢复民众对于自民党的信任,并将就高物价等经济问题、外交、国际安全保障问题在党内进行充分讨论。

  直新闻注意到,国际舆论最为关注高市早苗的外交路线,英国《经济学人》将其定义为“持民族主义立场的强硬安全鹰派”。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则发文指,若自民党在高市早苗的带领下进一步右倾,或出现包含极右翼政党的联合政府,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可能面临严重损害。

  日本国际政治学者、前外交官东乡和彦指出,日本位于东北亚,如何使本地区不发生战争,通过怎样的外交及安全保障政策保持地区和平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10月4日,在日本东京的自民党总部,高市早苗(中)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后接受祝贺。 10月4日,在日本东京的自民党总部,高市早苗(中)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后接受祝贺。

  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中日关系引关注

  中国作为日本的近邻,高市早苗如果顺利就任日本首相,将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备受关注。高市早苗多次公开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宣扬“中国威胁论”。在2016年担任总务大臣期间,高市早苗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主导排除华为5G设备,成为日本对华技术“脱钩”的关键人物。她曾积极推动制定《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旨在限制中日高科技合作,进一步凸显其对华政策的强硬基调。

  尤为值得警惕的是,高市早苗过去还曾多次妄议台湾问题,甚至在公开场合鼓噪安倍晋三的错误言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在此次选战正酣之际,高市早苗几天前还在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发布署名文章,恶意炒作台湾问题,扬言将深化与台湾地区的“非官方关系”。但她的相关言论政策也被部分日本学者视为是“天真过头”。

  深圳卫视东京特约观察员毛峰告诉直新闻,“对华强硬”一直是高市早苗争取党内保守派支持的有效策略。尽管右翼立场有助于凝聚自民党内的保守势力,但也引发党内中间派及温和保守人士的担忧,他们批评其过于强硬的路线可能使日本外交陷入困境。

  实际上,高市早苗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压力。有日媒注意到,她近日在记者会上侧重先谈自己的经济政策,并避免涉及过多极端言论。在9月24日的竞选活动上,被问及若就任首相是否会继续参拜靖国神社,高市早苗表示,会考虑对外交的影响,“将酌情作出恰当判断,绝不能使其成为外交问题”。

  在次日的政策演讲中,高市早苗表示,中国是重要邻国,希望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同时辩解称自己对中国的所谓“严厉言论”大多只与经济议题相关。

  对于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4日应询时表示,这是日本内部事务。希望日方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各项原则和共识,信守在历史、台湾等重大问题上的政治承诺,奉行积极理性的对华政策,把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定位落到实处。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对直新闻表示,日本若在历史领土问题上持续对华叫嚣,既不利于其自身执政稳定,也会加剧日本外交的不确定性;日本社会民众总体不赞成高市在领土、历史及现实问题上对华采取强硬态度。

  自民党内具有影响力的前首相岸田文雄曾表示,希望新总裁是“重视平衡的保守派”。有观点认为,高市早苗若成为日本首相,其实际对华政策可能较选举期间展现得更为务实,否则将面临执政基础不稳的风险。因为这也是她身在其位不得不作出的选择。当前日本在经济上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作为一个95%以上商品需要出口的国家,日本目前正被美国“割韭菜”,如果再搞坏和中国的关系,日本经济将难以为继。因此不管高市早苗的个人意识形态多么强烈,日本经济界、政府官僚、各省厅以及自民党内部,都不会任由一个右翼领导人把日本经济带入困境。

  陈洋认为,未来两年,高市若能确保中日关系总体稳定,尤其在外交层面可为其加分,助力提升执政稳定性;日本当前面临美国关税施压,若无法与中国保持相对稳定关系,将不利于推动中日经贸合作。

10月4日,在日本东京的自民党总部,高市早苗(右)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后向日本首相、自民党前任总裁石破茂(左)致意。   10月4日,在日本东京的自民党总部,高市早苗(右)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后向日本首相、自民党前任总裁石破茂(左)致意。

  高市早苗的对美政策:强化同盟下的战略自主试探?

  石破茂离任前,给下任首相留下的一个烂摊子是,和美国达成的关税协议,虽然看上去是解决了关税问题,但中间包含了太多让日本牺牲的条款,包括日本要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等。截至目前,美日双方在投资形式、半导体和药品关税,以及两国各自将如何受益等问题上仍存很大分歧。高市早苗曾放言,若上述协议被证明不公平,不排除重新谈判的可能。

  观察认为,与拜登政府不同,特朗普政府淡化意识形态而注重利益交换。高市早苗若成为首相,在对美关系上没有太多筹码,似乎难以让美日关系更进一步,因为对一些国家放狠话,并不能让特朗普接受她,也不能改变日本的国际地位。

  日本共同社披露,高市早苗的大考来得很迅速,特朗普预计本月访问日本,若行程确定,高市早苗可能在就任约两周后与特朗普举行面对面会谈。但这位“安倍女孩”却不同于安倍晋三,她和特朗普并没有密切的私人联系,也缺乏与其他美国高层的联系,这为未来的美日关系增添不确定性。

  深圳卫视直新闻梳理发现,高市早苗于1987年曾在美国民主党众议员帕特里夏·施罗德团队实习,深入了解美国政府运作。施罗德回忆称,高市对美国政府运作机制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然而,高市与美国官方的公开互动记录有限,且在此次竞选辩论中难以用英语流畅阐述政策立场,显示其美国背景相对薄弱。

  多家美国媒体分析指出,特朗普团队对高市早苗的“反华”形象存有顾虑,美方更倾向于一位既能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又能维持地区稳定的日本领导人。相较过于强硬的候选人,美方可能更青睐政策风格稳健、可预测性更高的合作对象。对此,陈洋表示,高市早苗与特朗普的首次见面是塑造美日关系的关键,但其个人能力与性格或将成为构建稳固同盟关系的制约。

  观察认为,手里没牌的高市早苗,可能为了进一步拉近与美国的关系,不排除应美方要求进一步增加防卫指出的可能性,这也与她一贯的防务政策相符,她曾多次呼吁基于日美同盟加速部署导弹系统,强化对敌基地的打击能力,并将防卫预算占GDP的比例从2024年的1.6%逐步提升至2027年的2%,这方面日方动态值得中方警惕。

  作者丨匡添扬

点击进入专题:
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

责任编辑: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