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成本压力加剧,越来越多的澳洲人正放弃大牌货,转而购买更便宜的超市自有品牌。各州之中,维州人更加精打细算。
今年3月,比价网站Compare the Market针对1000多名澳洲人做了一项调查,调查统计显示,过去12个月中,全澳平均有49%的消费者从购买大牌货改换到超市自有品牌。其中,维州比例高达53%,居全国最高。紧随其后的是昆州和西澳,均为48%。新州为47%,南澳46%。
现在澳洲人每周在杂货上的平均支出为213.64澳元,比2024年1月的191.66澳元增加了11.5%,也就是每周多支出21.98澳元,一年下来相当于多花1142.96澳元。
Compare the Market发言人福特(Chris Ford)说:“澳洲家庭早已处于经济拮据的状态,如今超市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在飙升,因此看到这么多澳洲人放弃大牌转向自有品牌,并不意外。”
数据显示,消费者在购买一系列日常消费品时放弃了大品牌。牛奶消费的这一比例高达65%、清洁用品58%、面包57%、冷冻蔬菜52%、卫生纸50%。
今年5月进行的物价调查发现,以13种常见商品为例,从大牌货改用自有品牌后的单次消费可节省41%的支出,相当于32.80澳元。同样一篮子商品,大牌货的总价为79.15澳元,而自有品牌则仅需46.35澳元。
福特说:“有些商品的价差非常惊人,例如伯爵茶包(Earl Grey teabags),大牌与自有品牌之间的价格差可达63%,这是非常可观的。”
他还建议澳洲消费者不仅要在超市“精挑细选”,还应将这种比价意识扩展到能源、保险等服务领域:“无论是选择较小型的能源零售商,还是换一家不那么知名的保险公司,你都会惊讶于省下多少钱的。”